張?。焊改盖心^分追求苦難教育
正在熱映的電影《抓娃娃》,吸引了大量影迷觀看。電影通過喜劇的形式,講述了一個反向“雞娃”的故事,富豪父母“裝窮”,通過極端精密的操控,踐行“吃得苦中苦、方為人上人”的教育理念,希望復刻自己的成功之路,而一味地為孩子制造苦難挫折,壓抑了孩子的天賦和個人興趣,導致孩子陷入自卑、自我懷疑的囹圄。啼笑皆非的背后,也讓我們反思當下的家庭教育、父母如何教育子女。
電影主角“戲精”爸爸,為了給小兒子一個“窮養(yǎng)”環(huán)境,下足血本精心建造了一座模擬貧困社區(qū)的“圍城”,并邀請團隊扮演“貧困鄰居”,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經(jīng)歷苦難、面對挫折,磨煉心志、成人成才。現(xiàn)實生活中,這種“愧疚式教育”的做法屢見不鮮,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訴苦,說自己多么辛苦,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,為了讓孩子“吃苦”,故意不給孩子買新衣服新鞋,甚至早早讓孩子想辦法勤工儉學。
自古雄才多磨難,從來紈绔少偉男。誠然,適當?shù)貙⒆舆M行挫折教育,有利于幫助孩子克服負面情緒,激發(fā)潛能,培養(yǎng)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良好品質(zhì)、獨立自主的性格和自力更生的能力。然而,挫折教育并非簡單粗暴“沒苦硬吃”的“餓其體膚”“空乏其身”,也不是喋喋不休的空洞說教,而是在遵循孩子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基礎(chǔ)上,創(chuàng)設(shè)某種情景,提出一些難題,讓孩子通過動手動腦來解決問題,從而讓孩子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、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,培養(yǎng)出一種不怕困難、堅韌不拔、頑強進取的堅強意志。
當代著名作家余華曾說,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,苦難就是苦難,苦難不會帶來成功,也不值得追求,磨礪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逃避。人為制造苦難,毫無意義的苦,根本不會讓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作用,非但不會變財富,反而是一種傷害??赡軙绊懞⒆有睦斫】?、正常社交、價值觀、安全感,也會影響親子關(guān)系、家庭關(guān)系。
家喻戶曉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,現(xiàn)為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團委副書記、共青團安徽省委兼職副書記,她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及正在上學的孩子說,她偶爾才會用自己吃過的苦教育孩子,“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,說多了,她們沒辦法想象?!边@句話讓我們明白,一個“沒辦法想象”的故事,是很難轉(zhuǎn)化為一份人生營養(yǎng)幫助下一代成長的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點。既然是過去的苦難,不妨就讓它停留在過去。作為父母,可以適當進行苦難教育與挫折磨煉,也應遵循孩子成長和人才培養(yǎng)規(guī)律,了解尊重孩子,給予積極的情感支持和鼓勵,而非“沒苦硬吃”,過分追求和制造苦難,阻礙孩子健康成長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